“共建·共融·共享”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學術會議在北京舉辦
作為2023中國大運河文化帶京杭對話暨北京(國際)運河文化節(jié)活動的重要組成內(nèi)容,“共建·共融·共享”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學術會議于11月10日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舉辦。
本次活動以“共建·共融·共享”為主議題,交流傳播京杭大運河文化遺產(chǎn)保護與利用成果和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成就?;顒佑芍袊囆g研究院、北京市文物局、北京市水務局主辦。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北京市文物局、北京市水務局、河北省文物局、天津大學、杭州市京杭運河(杭州段)綜合保護中心等單位的有關負責人、專家等參會。北京市文物局黨組書記、局長陳名杰,中國藝術研究院院長周慶富發(fā)表致辭。
會上,北京市水務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楊進懷公布了什剎海、平津閘、澄清上閘(萬寧橋)、金中都水關遺址、盧溝橋、蓮花池共6處北京市第二批水利遺產(chǎn)名錄。隨后,專家們圍繞“共建·共融·共享”主議題進行了主題演講與專家對話,就大運河的歷史和價值、大運河文化遺產(chǎn)保護與利用、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的規(guī)劃設計建設、水利工程和水利遺產(chǎn)保護、大運河保護過程中的管理實踐等議題進行研討。
本次論壇既有政府的長遠謀劃,也有專家學者的深入研究,還有一線工作者的實踐經(jīng)驗。通過多層面、全方位的分享、對話和交流,為大運河遺產(chǎn)價值發(fā)掘、保護利用以及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提供了思路和借鑒。據(jù)悉,本次論壇的專題報告將整理集結(jié)成會議論文集出版。(辛欣)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或“中國西藏網(wǎng)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zhuǎn)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