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機器人系統解碼帕金森病行走障礙
科技日報北京9月8日電 (記者張夢然)利用新的神經機器人平臺和電極測量,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研究人員解碼了帕金森病是如何導致患者大腦失調,損害其行走等運動能力的。這一發(fā)現揭示了大腦中丘腦下核區(qū)域如何協調腿部肌肉的激活,并提出了可檢測患者“凍結”和其他行走障礙的算法。
發(fā)表在《科學·轉化醫(yī)學》上的該項研究結果,揭示了丘腦下核動力學編碼行走的關鍵原理,開辟了用這些信號操作神經假體系統以改善帕金森病患者行走的可能性。
帕金森病患者經常遇到運動問題,如震顫、行走困難和運動時“凍結”??茖W家推測,針對大腦的特定區(qū)域,如深部腦刺激,可幫助治療這些運動癥狀。
以前的工作曾將丘腦下核與手臂運動聯系起來,但這個大腦區(qū)域如何協調腿部運動和行走還不太清楚。
研究人員此次構建了一個椅子狀的神經機器人平臺,全面測量了18例帕金森病患者腿部肌肉的激活。團隊將他們的設備與腦電極的測量相結合,以跟蹤丘腦下核的活動,使他們能夠解構行走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當患者移動腿部時,該平臺顯示丘腦下核控制其腿部肌肉活動的啟動和終止。
研究人員創(chuàng)造了幾種算法,將常規(guī)步態(tài)與步態(tài)受損區(qū)分開來,并且可在患者進行短途行走測試時,成功識別出他們的“凍結”發(fā)作。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寒”土變“熱”點,北極引人憂
- 生活服務業(yè)招聘需求旺盛 北京成求職者心中“就業(yè)圣地”
- 老年人才網上線 為“銀發(fā)族”再就業(yè)帶來希望
- 河南:9月底前各地市至少建成1家規(guī)范化零工市場
- 全國政協原常委、社會和法制委員會原主任沈德詠嚴重違紀違法被開除黨籍和公職
- 文旅部:9月至11月開展私設“景點”問題專項整治工作
- 湛江海關原黨委委員、副關長鄭偉明被“雙開”
- 【生活服務業(yè):轉型進行時】綠色低碳帶起一波消費新時尚
- 如何保障和改善困難群眾生活?民政部答央廣網:對低收入人口動態(tài)監(jiān)測
- 民政部:積極推進婚姻登記“跨省通辦”遏制高價彩禮、大操大辦等陋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