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舉確保夏糧豐收】山西省夏糧豐收在望
麥浪滾滾、機聲隆隆。這幾天,在我省運城、臨汾、晉城小麥主產區(qū),忙碌的豐收場面隨處可見。臨汾市堯都區(qū)大陽鎮(zhèn)岳壁村“旱地小麥一優(yōu)四改探墑溝播綠色栽培技術”示范田實打實收畝產達到579.9公斤,創(chuàng)全省旱地小麥最高單產紀錄。
在各方努力下,我省夏糧生產克服極端秋汛、低溫凍害、干旱等影響,苗情轉化好于預期,已收獲地塊均喜獲豐收,實打畝產高于上年。
6月6日,省農業(yè)技術推廣服務中心組織山西農業(yè)大學農學院等5家單位的專家組成實收測產專家組,在臨汾市堯都區(qū)大陽鎮(zhèn)岳壁村“旱地小麥一優(yōu)四改探墑溝播綠色栽培技術”示范田進行實收測產。這塊示范田去年播種時間較最佳播期推遲15天,實打實收畝產達到579.9公斤(含水量按13%計算),創(chuàng)造了面積3畝以上連片種植旱地小麥我省高產紀錄。
“旱地小麥一優(yōu)四改探墑溝播綠色栽培技術”是省農業(yè)農村廳確定的小麥生產主推技術,該技術由山西農業(yè)大學(省農科院)小麥研究所研發(fā),具有增產效果好、適應性廣、實用性強、操作簡便等特點。當天,專家組嚴格按照農業(yè)農村部《全國糧食高產創(chuàng)建測產驗收辦法(試行)》進行測產,現場測產示范田面積4.2畝。專家組按照程序進行了收獲面積丈量、收割機查驗清倉、計量器具校驗、含水量測定、稱重,4.2畝示范田實打實收產量2435.77公斤,折合畝產達到579.9公斤。截至6月10日,全省小麥收獲面積268.77萬畝,進度33%;夏播糧食作物144.07萬畝。
針對目前“三夏”生產,省農業(yè)農村廳種植業(yè)管理處處長王圓榮表示,近期各地各部門將科學組織冬小麥收獲,早準備、早安排,做到收獲機具數量足、流轉暢,農機手人員夠、技術精,全力減少機收損失,確保適時收獲、顆粒歸倉。同時,全力以赴推進夏播,麥區(qū)要保障種子、化肥、農藥供給,加快復播,力爭收一塊種一塊,種足種滿種在適播期。全省“三隊包聯”專家團隊要指導農民抓好田管,推廣新品種、新技術、新裝備,提供技術指導,育壯苗、保全苗,夯實豐產基礎。(記者王秀娟)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