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堿地變成金土地
寧夏石嘴山市隆惠村——
鹽堿地變成金土地
本報記者 張 文
鹽堿地還能建蔬菜大棚?
“看看,長得多壯實!”寧夏回族自治區(qū)石嘴山市大武口區(qū)星海鎮(zhèn)隆惠村,村黨支部書記朱兵兵掀開大棚門簾,一股暖意撲面而來,恒溫25攝氏度的棚內,拳頭大小的西紅柿掛滿枝蔓。
“長得好,口感也好,超市排著隊來收購呢!”朱兵兵摘下一顆塞過來,“種下5個月就能掛果,每半月收一茬,這座棚一年掙10萬塊錢沒問題!”
隆惠村是深度鹽堿地,一度寸草難生?!胺艍K磚頭在田里,個把月就能被‘咬’成灰?!敝毂嬖V記者,沒法種地,包括自己在內的很多村民曾經只能外出打工。
“大伙兒試過改良這里的土壤,村里先后建了100多座蔬菜大棚,可惜沒幾年都廢棄了?!苯舆^話茬的,是大武口區(qū)農水局高級農藝師趙金霞。她解釋道,這里地下水位常年較高,造成土壤鹽堿度始終下不去,改良效果微乎其微,村里的大棚逐漸荒棄。
新型種植技術讓這些大棚重現活力?!斑@叫沙培,是無土栽培的一種模式。”趙金霞一邊說著,一邊探下身子,扒拉開西紅柿底下的沙土,露出薄薄一層塑料膜:“把反滲透膜鋪在地上,再在上面用普通黃沙作基質,通過水肥一體、添加微量元素等,讓黃沙變成‘沃土’?!?/p>
隆惠村通過小面積試水,證明沙培技術在鹽堿地行得通。去年初,村里成立合作社,向當地申請了農技改造補貼,用沙培等無土栽培技術對廢棄大棚進行翻新改造,目前已改造59座大棚,通過種植蔬菜、菌類等,僅一年便為村集體增收16萬元。
去年底,隆惠村利用補貼資金修建了中控室等智能設施,實現大棚管護的自動化?!斑h程監(jiān)控、溫濕度智能調節(jié),連遮陽簾都從手動的草簾換成了自動布簾?!敝毂谥锌厥已菔局黝惒僮鳎按謇锎蛩惆咽O碌拇笈锒挤?,把這片鹽堿地變成金土地!”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