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廓街北院盛開民族團結之花
作為一座有著千年歷史的古城,拉薩歷經(jīng)的滄桑澆筑在每一座沉淀著歲月斑駁的古老建筑中。矗立千年的“甥舅和盟碑”(又稱“唐蕃會盟碑”“長慶會盟碑”)在大昭寺門前見證著民族團結的深厚情誼。如今,圍繞著“甥舅和盟碑”,民族團結的故事每天依舊發(fā)生著,發(fā)生在人們生活著的每一個大院中。
行走在八廓街,偶爾會被一些院子大門旁藍色的小鐵皮牌匾吸引,那是拉薩市文物部門標明它們古建大院身份的舉措。
在拉薩老城區(qū),現(xiàn)存古建大院56座,始建時間從公元7世紀到上世紀50年代不等。為了保護這些古建筑,同時改善民居環(huán)境,近年來,拉薩市對56座大院進行了維修保護,許多古建大院已經(jīng)成為拉薩的旅游文化名片和展現(xiàn)西藏長治久安與和諧穩(wěn)定發(fā)展的新生活窗口。
清晨,伴著朝陽的光芒走進八廓街,人們的腳步與路上的石板發(fā)出輕微的摩擦,大院里的人被摩擦聲喚醒,院子里的人開始洗漱、打一桶酥油茶、吃一碗糌粑、聽一段藏語廣播、上學的上學、上班的上班……開始新一天的生活。
大院,是人們?nèi)粘I畹牡胤?,也是西藏民族團結的縮影。在拉薩老城區(qū)的很多大院里,除了藏族,還住著漢族、回族、白族等。各個民族居民的風俗習慣不同、語言不同,日常生活中難免會產(chǎn)生小糾紛、小摩擦,但它們終會被時間消融、被真情化解。每到陽光充足的下午,院子里總會聚集三三兩兩的民眾,拉著家常,做著手工活,笑聲和交談聲交織在一起,溫暖而幸福。
西藏話劇團原創(chuàng)話劇《八廓街北院》就是以坐落在八廓街北街的一座老院為背景,圍繞著一口有著數(shù)百年歷史的老井,講述了40年來,藏、漢、回等多民族鄰里之間和睦相處、共同追求美好生活的故事。葡萄奶奶與普珠扎之間的母子之情,普珠扎與其美之間的父子之情,其美與次卓瑪之間的夫妻之情,其美和楊老師之間的戰(zhàn)友之情,大院里人與人之間的摩擦沖突、互幫互助,反映了平凡人的日常生活,也反映了西藏人民生活的變化和時代的變遷……
本期《八廓街》,我們將同話劇《八廓街北院》的導演、主演一起,帶你了解精彩演出背后演員的辛苦付出,了解40年間大院發(fā)生的變化,聆聽大院里發(fā)生的民族團結的故事。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或“中國西藏網(wǎng)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zhuǎn)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西藏本土話劇《八廓街北院》:共飲一井水,同為一家人
近日,由自治區(qū)話劇團打造的西藏本土話劇《八廓街北院》在自治區(qū)藏劇團劇場演出。[詳細] -
小人物大時代,《八廓街北院》里那些人的40年
拉薩八廓街的一處古建大院里,居住在這里的人們正圍著一口古井,等待著祭水神儀式的舉行。大院里,“熱烈慶祝西藏自治區(qū)成立20周年”的橫幅高掛,這一年是1985年。[詳細] -
西藏話劇團創(chuàng)演話劇《八廓街北院》
近日,《八廓街北院》(暫定)審查演出在藏戲藝術中心舉行。[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