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国产馆_无码av开心av_国产精品久久精品102_久久久久久直播免费网

中國西藏網(wǎng) > 文化 > 工藝

繪畫,亦是一種微妙的語言——聆聽油畫家們講述繪畫的故事

發(fā)布時間:2021-12-29 10:04:00來源: 西藏日報


2008年,張鷹在拉薩市郊寫生。 圖片由張鷹本人提供


西藏油畫學會副主席、國家一級美術師阿布。圖片由阿布本人提供


赤列德慶與他的作品《相》。 圖片由赤列德慶本人提供


圖為阿布的油畫作品《草原盛會》。 記者 鄭璐 袁海霞 實習生 白瑪央宗 攝


圖為張鷹的油畫作品《童年》。 記者 鄭璐 袁海霞 實習生 白瑪央宗 攝


圖為赤列德慶的油畫作品《村莊》。 記者 鄭璐 袁海霞 實習生 白瑪央宗 攝

  當一個人開始繪畫的時候,繪畫之夢便開始萌芽。經(jīng)過數(shù)十年甚至更久的堅持,夢想則會成真。

  本期,記者帶著大家認識西藏油畫學會的畫家們,聆聽他們講述與繪畫有關的故事。

  張鷹: 關注人文 留住美好的記憶

  “那個時代,人們的精神面貌給我的印象太深了?,F(xiàn)在翻起那些照片、底片和作品,都能清晰記得這些作品背后的故事。西藏的發(fā)展很快,但很多記憶和片段讓我們那代人無法忘卻。2013年退休后,我的精力全部都在畫畫上。狀態(tài)又回到了剛到西藏的感覺?!蔽鞑赜彤媽W會副主席、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一級美術師張鷹說。

  一幅幅寫生油畫作品帶著歲月沉淀的光影與味道撲面而來,年過70歲的張鷹,慢慢與記者聊著他在西藏的過往。

  1972年,張鷹來到拉薩。初涉這片簡單的凈土,便被這里的一幀一畫所吸引:八廓街、大昭寺、小昭寺周邊,具有當?shù)靥厣慕ㄖ?,熙熙攘攘的人群,還有他們干凈的眼神、臉上質(zhì)樸的笑,這里的生活讓人打心里感到滿足、快樂。“這一切都是天然的繪畫素材。還有那些彌足珍貴的照片,就是我為以后的繪畫而拍攝的?!?/p>

  張鷹告訴記者,在過去所經(jīng)歷的近50年的歲月里,沒有接受過“程式化”教育,更多的是自然而然對西藏文化、人文的感悟。他對西藏的民間文化一直有著系統(tǒng)的收集、整理,這些對他的創(chuàng)作有著很大的影響。

  細細品味這幅名叫《童年》的油畫作品,金色的油菜花地前,三個7、8歲大的孩子專注地看著遠方,嘴邊還帶著羞澀的笑。這讓人不禁想起小時候無憂無慮的時光,那么單純,令人懷念。

  張鷹說,那是在1999年,他們一行途經(jīng)日喀則定日縣的一個村莊,看到很多在地里自由嬉戲的孩子們,不禁有感而發(fā)?!澳菚r的百姓生活雖然落后,但是他們活得很簡單、很快樂,也很知足。尤其是村里的孩子們,他們非??蓯?、天真,精神狀態(tài)特別好。相機記錄下孩子們的瞬間,而作品的背景,我進行了三次篩選?!?/p>

  在黃昏的村頭、青稞地、油菜花地三者間,張鷹最終選擇了后者。他說:“我希望這幅作品,既要有傳統(tǒng)印記,也要有新的要素。油菜花地的色調(diào)明艷活潑,給人一種陽光、熱烈的感覺。”

  在張鷹看來,西藏的人,就像天空,是那樣的純凈?!拔覍衔鞑氐娜朔浅S杏∠?,他們大都是生活中的普通人。而我對人們變化的描繪,更多的是以精神層面表達的。每每回首往昔,這些都是內(nèi)心深處厚重的記憶?!?/p>

  張鷹告訴記者,現(xiàn)在,每年他都會創(chuàng)作10余幅油畫。尤其是退休之后,把更多的時間用來創(chuàng)作?!艾F(xiàn)在的時間對我而言更加珍貴,有了這些年在西藏的經(jīng)歷,再加上創(chuàng)作的靈感與激情,還有足夠的愛與堅持,我想把想畫的事物努力畫下來,把美好的記憶留住。今后,還要舉辦一個畫展,給自己、西藏百姓一個完整的匯報,讓更多人了解西藏,更深層體現(xiàn)西藏文化。而且,我說到就要做到?!?/p>

  阿布: 突破,是一輩子的事

  在第四屆“雪域情——西藏油畫作品展”上,一幅名叫《草原盛會》的作品,吸引了很多人的眼球。

  8月的草原,正值賽馬節(jié),牧民們正在專注地觀看比賽,投入的神情、質(zhì)樸的笑臉,給畫家阿布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說:“我當時就在他們那里吃住,完全被那種動人的體態(tài)和場景打動,于是畫了大量的速寫?!?/p>

  阿布告訴記者,《草原盛會》是人物眾多的一幅油畫作品。實際開始創(chuàng)作的時間是在2008年,期間斷斷續(xù)續(xù)有過幾次改動,包括人物形象、色彩、布局等。“這幅畫從開始有一個思路框架到著手創(chuàng)作,再到最后完成,時間跨度很大。也曾參加過一次展覽,后來一直掛在畫室。每當看到畫面從整體到局部有不理想之處,就會馬上拿起畫筆改一改,或者突然有了什么新的想法,就上去畫一畫,一直到近期改得較為滿意為止。”

  阿布今年69歲,他說,早在80年代,就到藏北高原采風過幾次。“當時也叫作體驗生活。因高寒氣候得了一次風寒,便中斷了寫生,回到拉薩調(diào)養(yǎng)好身體就繼續(xù)北上。在藏北高原繪畫的這種激情,隨著創(chuàng)作持續(xù)了很長的時間,這種感覺能勾起我內(nèi)心深處最美好的記憶?!?/p>

  阿布現(xiàn)為西藏油畫學會副主席、國家一級美術師。曾先后到多國舉辦畫展并舉行藝術交流活動,其作品多次入選國內(nèi)外展覽并獲獎、收藏。幾十年的繪畫歷程,但他最喜歡的是2005年完成的油畫作品《晨》。他說,為了這幅作品,自己拍攝了大量照片,畫了大量的寫生,最后以寫生和創(chuàng)作相結合的方式完成了作品。畫面上各種色調(diào)交替融合、筆調(diào)氣韻生動,幾只白鴿輕輕點綴、白塔靜默矗立、清晨的陽光溫婉地灑落在山野,頗有“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的詩詞境界。“之所以喜歡這幅作品,是因為它能以簡單而自然的方式,讓自己的性格、情趣流露其間,我一直將它懸掛于家中客廳,有人出高價也舍不得出售?!?/p>

  2013年退休后,阿布的生活依舊簡單、純粹?;赝^去,雖然他會為自己已經(jīng)走了40余年的繪畫之路而感慨,卻依然保持著很多最初的習慣——會堅持每天至少兩個小時用于繪畫,偶爾也會自己駕車去郊外寫生。他說:“幾天不畫畫就會覺得很難受,這對我而言,就和吃飯、睡覺一樣自然。大自然能帶給我振奮與激動,讓我感受到只有深入到生活中,才能認識生活的真諦,發(fā)現(xiàn)生活的美。我始終認為寫生更能貼近真實的人和自然風光,能讓我的內(nèi)心獲得安寧,不為外界的繁蕪所干擾?!?/p>

  說起對今后的展望,阿布說:“那就是堅持已經(jīng)形成自然的習慣,不斷突破原來的自己。因為突破,是一輩子的事?!?/p>

  對于要突破到什么程度,阿布有自己清醒的認知。他告訴記者,自己一直走的是傳統(tǒng)繪畫道路,也很看重向優(yōu)秀的前輩學習,不讓自己在一個水平上停滯不前?!暗宜f的突破,絕不是為了把自己改變得面目全非,畢竟我的藝術道路是幾十年生活、學習積淀而成的。也不是說轉(zhuǎn)變就可以立刻轉(zhuǎn)變成一個完全陌生的人,那樣就不是我自己的風格了?!?/p>

  赤列德慶: 我會一直在藝術道路上前行

  “藝術的偉大意義,基本上在于它能顯示人的真正感情、內(nèi)心生活的奧秘和熱情的世界?!蔽鞑赜彤媽W會理事、青年油畫家赤列德慶告訴記者,這是他喜歡的一句名言。

  初識赤列德慶,源于那幅名叫《村莊》的作品,淺藍色的天空,淺黃色云朵,粉色的山峰,錯落有致的房屋,還有路上的行人??蓯垤o謐的畫風,讓人內(nèi)心感到平靜。

  “創(chuàng)作村莊系列作品,更多的是自己對農(nóng)村生活的一種懷念吧。小時候放牧,玩羊拐,喜歡用石頭和泥巴造小村莊、夏天的沙灘,還有在冬天的雪地里畫畫,這些都是美好的回憶。”赤列德慶告訴記者,他出生在半農(nóng)半牧的家庭里,對農(nóng)耕文化與牧區(qū)文化都有較深的了解,雖然現(xiàn)在生活在城市里,但對兒時的農(nóng)牧生活依舊格外向往。

  赤列德慶出生于日喀則,從小喜歡繪畫的他,總是會在放牧的時間,或者幫家人在農(nóng)田里勞作的時候,觀察一些大家已經(jīng)屢見不鮮的事物和現(xiàn)象——放牧時,仰望天空,觀察云朵的變化;和家人耕作時,他的目光總是停留在一些墻面上有著彩繪的房屋,細細研究這些彩繪的色彩和線條的構造。“似乎自然界的每一個產(chǎn)物都在用一種特殊的力量吸引著我,這些都在激發(fā)著我對藝術創(chuàng)作的興趣和靈感。”

  赤列德慶告訴記者,他從小就喜歡畫畫?!皼]上學的時候,泥土、雪地、沙灘、墻壁都是我的畫布。上學時,我的筆記本前面是記筆記、背后是用來畫畫的,雖然那時的紙張很稀缺,但幸運的是我在紙上亂畫,家人也從來沒有罵過我。還記得即將畢業(yè)的一段時間里,因為學業(yè)繁忙很長時間沒有畫畫,家人還不習慣似地問我最近怎么沒有畫畫呢?!?/p>

  2011年,赤列德慶畢業(yè)于西藏大學美術學院美術系,獲得學士學位;2015年畢業(yè)于西藏大學美術學院美術系,獲得碩士學位。而不同的是,在研究生期間他更加注重創(chuàng)新,力求彰顯自己的風格。

  “對于喜歡畫畫的自己,我也找不到一個具體的理由。但我明白,沒有繪畫,我想都不敢想自己會成什么樣子?!比缃瘢嗔械聭c用自己獨特的繪畫風格,創(chuàng)作出一幅幅耐人尋味、令人過目不忘的作品,其多幅作品被眾多藝術機構及私人收藏家收藏。

  在作品的色彩上,赤列德慶下筆簡單純粹,線條流暢清晰,多運用明艷的色彩,使其相互碰撞,極具視覺沖擊力。他告訴記者,只要自己用心、用情畫出來的,都是最難忘的作品,哪怕一件草稿也很難忘?!懊恳环嫸际巧畹墓适?、生命的歌曲。一日活,一日畫,其余的故事交給歲月。唯一肯定和不變的是,我會一直在藝術道路上前行?!?/p>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或“中國西藏網(wǎng)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zhuǎn)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