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国产馆_无码av开心av_国产精品久久精品102_久久久久久直播免费网

rachaelbriggsdesign.com
home

白瑪尊珠的郁悶與“圓滿”

發(fā)布時間: 2024-12-02 09:09:00 來源: 新華網(wǎng)

  “我剛才在思考,為什么這次西藏押加隊一項決賽都沒進?”

  體育館門外,67歲的白瑪尊珠,孤零零地坐在椅子上,默默地望著前方。他身后不遠,體育館里急促的加油吶喊聲幾乎快掀翻頂棚。

  白瑪尊珠是郁悶的。押加盛行于西藏,這樣的成績讓作為西藏隊領隊的他,實在高興不起來。


11月28日,白瑪尊珠(左二)在押加比賽場邊看著自己的隊員比賽。新華社記者 晉美多吉 攝

  白瑪尊珠又是欣慰的。因為押加這個西藏特色項目,已經(jīng)走出西藏,走向全國,似蓮花般朵朵綻放,一如他的故鄉(xiāng)“蓮花秘境”——墨脫。

  白瑪尊珠是來自西藏墨脫的門巴族。他的人生中,見證了押加這項運動的普及發(fā)展,更見證了西藏人民建設幸福生活的奮斗歷程。

  

  2023年10月13日拍攝的墨脫縣城(無人機照片)。西藏林芝市墨脫縣地處雅魯藏布江下游、喜馬拉雅山脈東端南麓,平均海拔約1200米。獨特的地理環(huán)境造就了濕潤多雨的氣候特征,城鎮(zhèn)坐落在高山深谷之中,掩映于云海叢林之間,風景秀美。新華社記者 孫非 攝

  墨脫曾是一座“高原孤島”。連綿險峻的喜馬拉雅山、洶涌奔騰的雅魯藏布江,將墨脫“圈禁”在高山峽谷間。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把這里打造成一個世外桃源,但也極大地阻礙了與外界的交流。

  直到2013年10月31日,波墨公路正式通車,墨脫人告別了只能靠雙腳走出大山的歷史!為打通這條天路,自1961年起,黨和政府數(shù)次重啟建設,終于在2013年10月31日實現(xiàn)全線通車。

  

  西藏墨脫地處雅魯藏布江大拐彎的下游,四周為巖層不穩(wěn)定的雪山所包圍。這是夏季8月,工人們挖開9米厚的冰川修筑公路。新華社記者 丁力 攝(1990年11月19日發(fā))

  白瑪尊珠清晰地記得,1973年,不滿16周歲的他第一次走出墨脫的情景。靠著雙腳,從墨脫縣背崩鄉(xiāng)出發(fā),穿過布滿螞蟥的雨林,翻過海拔四千多米的多雄拉山到達派鎮(zhèn);之后乘船到林芝市巴宜區(qū),再乘車前往拉薩。當他最終抵達拉薩時,已輾轉了十多天。

  這趟行程也是他和體育結緣的起點。

  在西藏和平解放前,居住在墨脫的門巴族,過著刀耕火種的生活。白瑪尊珠小時候的家,是木頭茅草搭的房子。要填飽肚子,一家人除了種地,還得打獵。

  1959年,在白瑪尊珠出生兩年后,西藏民主改革廢除了封建農(nóng)奴制度,雪域高原開啟了人民當家作主的新紀元。

  

  西藏墨脫山寨里草木結構的門巴族民居。墨脫縣境內(nèi)主要聚居著門巴、洛巴與藏等民族。新華社記者 姜恩宇 攝(1988年3月13日發(fā))

  白瑪尊珠的人生也有了新的機遇。1973年,因為出色的身體素質(zhì),他被西藏大學前身西藏師范學校選拔到拉薩培養(yǎng)。他不用再像前人那樣:小時候幫家里做農(nóng)活,長大就外出謀生。

  起初,他的家人并不同意他去拉薩。

  “當時墨脫沒有老師,更沒有學校,選拔我們就是要當老師培養(yǎng)的,將來要建設西藏,建設墨脫?!卑赚斪鹬榛貞浾f,“是我自己堅持要出來,我想出去看看。”

  就這樣,年輕的白瑪尊珠,跟著招生人員,朝著拉薩出發(fā)了。

  一天學都沒上過、只會說門巴語的白瑪尊珠,開始學習漢語、藏語等各種文化知識,也接觸到了各種體育項目。

  因為學習成績好,學校想派他去上海交通大學繼續(xù)學習深造;因為籃球打得好,西藏自治區(qū)體育局想選拔他進入籃球隊。

  在人生的又一個十字路口,白瑪尊珠選擇了體育。


11月26日,白瑪尊珠(左前)在指導隊員。新華社記者 黃耀漫 攝

  “當年,選擇體育是需要很大勇氣的?!卑赚斪鹬檎f,家人朋友既不理解也不同意,耳邊常聽到的一句話就是“學體育的就是四肢發(fā)達、頭腦簡單”。

  “他們不懂,體育真的需要很多智慧和技巧?!卑赚斪鹬檎f。

  20世紀80年代的西藏,各方面人才緊缺,體育行業(yè)也不例外。白瑪尊珠從籃球隊退役后,兼任著多個項目的教練。馬術、摔跤、押加,一切從零開始,他在摸索中學習,在學習中進步。

  不僅學習體育專業(yè)知識,他也學習文化知識?!皼]有文化不行的。那個時候出去很受刺激,我?guī)ш牫鋈e人說什么都聽不懂,所以當時我就想,一定要學。沒什么了不起的,我一定要把它學透?!卑赚斪鹬檎f。

  當運動員時,白瑪尊珠最愛的是籃球;當教練時,白瑪尊珠醉心于押加。

  押加是一項在西藏地區(qū)廣為流傳的運動,也被稱為“大象拔河”。在比賽中,選手需四肢著地,背對背彼此發(fā)力,直到一方將中間的墜條拉過自己一側的決勝線。


2011年8月30日,兩位來自拉薩農(nóng)牧區(qū)的群眾在雪頓節(jié)上進行押加比賽。新華社記者 文濤 攝

  在西藏的田野里、牧場上,人們常在休息時把腰帶或哈達打個結往脖子上一套,隨時隨地玩起押加。

  “押加在西藏非常受歡迎,老百姓都很喜歡,”白瑪尊珠說,“但當時都是我們自己玩?!?/p>

  

  2023年7月20日,聶拉木縣波絨鄉(xiāng)代表隊選手次仁多吉在押加比賽中。7月18日至21日,西藏日喀則市聶拉木縣2023年農(nóng)牧民運動會在聶拉木縣公共體育場舉行。新華社記者 邵澤東 攝

  1999年第六屆全國少數(shù)民族傳統(tǒng)體育運動會上,押加成為了競賽項目,西藏隊在五個項目中拿到三枚金牌(當時設有金牌)。

  盡管成績斐然,但白瑪尊珠意識到,“只有我們自己玩肯定不行,一個項目要有生命力,就得讓更多的人一起玩”。

  據(jù)他回憶,剛開始,只有西藏、四川、新疆等地選手參賽,但從2015年開始,參加押加比賽的人數(shù)大幅度增加。


2007年11月13日,參賽選手在第八屆全國少數(shù)民族傳統(tǒng)體育運動會押加比賽中角逐。新華社記者 普布扎西 攝

  “現(xiàn)在全國各省區(qū)市都有,今年臺灣選手也來參賽了?!卑赚斪鹬檎f。

  “我們國家經(jīng)濟生活水平好了,各民族都更加注重健康與娛樂。押加這個項目很有吸引力,老百姓也容易接受。大家對押加的認識越來越深,才會都來參與這項運動。”他解釋道。


2020年9月9日,貴州省遵義市余慶縣敖溪小學的體育老師任達武(右)指導學生押加的技術要領。新華社記者 劉續(xù) 攝

  自從1986年首次帶隊參加全國少數(shù)民族傳統(tǒng)體育運動會,幾十年來,白瑪尊珠親眼見證著民族體育和文化事業(yè)的蓬勃發(fā)展,“就比如說我們西藏,你看表演項目越來越豐富,舞蹈越跳越好看”。

  這一次,他帶領西藏押加隊從雪域高原來到“椰林海島”,不料遭遇了“滑鐵盧”。這讓他很是意外,但郁悶之后,他發(fā)現(xiàn)了好的一面:“押加運動整體發(fā)展了。以前別人學習我們,現(xiàn)在我們也要學習他們,這是一個良性的循環(huán)?!?/p>

  

  11月27日,貴州隊選手張仁信在55公斤級決賽中。他戰(zhàn)勝重慶隊選手王珍寬,獲得一等獎。當日,第十二屆全國少數(shù)民族傳統(tǒng)體育運動會押加項目55、61、68、76、85公斤級五個組別的決賽在海南省三亞市舉行。新華社記者 周牧 攝

  白瑪尊珠說,自己的名字中,“白瑪”意為“蓮花”,“尊珠”意寓“圓滿”?;蛟S,無論對押加這項運動,還是對如今的白瑪尊珠而言,“贏”并非全部;由體育帶來的、與更廣闊世界的交流交往與交融,何嘗不是另一種圓滿?

  就這樣,一項盛行于西藏群眾之間的傳統(tǒng)游戲,如今作為傳統(tǒng)體育運動在全國各地廣為流傳;一個生長于“蓮花秘境”的漢子,如今帶著傳統(tǒng)、文化與更多年輕人,走出群山,與外界比拼,與世界相擁。

(責編: 李文治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或“中國西藏網(wǎng)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