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挖掘和傳承藏文化,增強文化自信,推動文化交流交融,今年7月,西南政法大學新聞傳播學院“三下鄉(xiāng)”實踐團“藏韻華章”中華文化傳承團,先后前往西藏自治區(qū)拉薩市、林芝市、那曲市、山南市等地,開展了為期兩個多月的調(diào)查活動。
圖為國家級非遺項目拉薩堆繡唐卡傳承人羅布在介紹自己的唐卡作品 攝影:謝林翰
在拉薩,團隊成員參觀了堆繡唐卡傳習基地。國家級非遺項目拉薩堆繡唐卡傳承人羅布向團隊成員介紹堆繡唐卡,經(jīng)過繪制底稿,轉(zhuǎn)印,刺繡,整合,再經(jīng)過開眼,繡面,清潔等幾十道工序,一幅神韻生動、構圖精妙的拉薩堆繡唐卡誕生了。一幅幅唐卡,展現(xiàn)出西藏文化的魅力。
圖為賽馬節(jié)現(xiàn)場團隊成員合影 攝影:彭瑋希
在林芝,團隊成員恰逢第七屆尼洋旅游文化之民俗賽馬藝術節(jié)。活動現(xiàn)場駿馬飛馳、選手們策馬揚鞭,展現(xiàn)當?shù)厝罕妼λ俣扰c激情的無限追求。
圖為木托村手工編制合作社社員合影 攝影:謝林翰
在那曲,團隊成員走進古露鎮(zhèn)木托村手工編制合作社。當?shù)貗D女用雙手將一根根絲線編制成精美的藝術品。在合作社的引領和帶動下,實現(xiàn)全村增收致富。當?shù)貗D女們用自己勤勞的雙手織出她們的奮進路、幸福路。
圖為玉麥鄉(xiāng)“家是玉麥,國是中國”標語 攝影:文翔宇
在山南市,團隊成員前往隆子縣玉麥鄉(xiāng)。這里曾被稱為“中國人口最少鄉(xiāng)”,20世紀60年代以來的很長一段時間,僅有桑杰曲巴和女兒卓嘎、央宗1戶3人,他們始終秉持“家是玉麥,國是中國,放牧守邊是職責”的堅定信念,守護著祖國的領土,譜寫了愛國守邊的動人故事和時代贊歌。
圖為團隊成員在拉薩南山公園觀景臺合影 攝影:朱俊
隨著實踐活動的結(jié)束,團隊成員不僅收獲了豐富的調(diào)研資料和深刻的文化體驗,而且加深了對中華文化多樣性的深刻認識和對民族團結(jié)的堅定信念,將繼續(xù)為傳承和發(fā)揚中華文化貢獻力量。(中國西藏網(wǎng) 通訊員/謝林翰 吳金朋 實習記者/馮重霖)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或“中國西藏網(wǎng)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zhuǎn)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