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墨竹工卡縣首批25座便民“溪橋”建成開通
日前,拉薩市墨竹工卡縣農牧區(qū)“溪橋工程”一期首批25座便民“溪橋”集中建成開通,惠及農牧民群眾3492戶1.6萬余人。昔日的土石橋升級到如今的“裝配式”水泥橋,農牧民出行將更加便捷。
近日,墨竹工卡縣“溪橋工程”一期集中建成開通儀式在墨竹工卡縣日多鄉(xiāng)拉龍村拉龍溝舉行。據了解,該項目的開展將進一步提升農牧民群眾出行的通達性和便利性,解決當地農牧民出行“最初一公里”的難題,成為墨竹工卡縣農牧民百姓的“暖心橋”“連心橋”。
據南京市第九批對口支援墨竹工卡縣工作組組長、墨竹工卡縣委常務副書記、常務副縣長施勇君介紹,“溪橋”建設過程中,改變了墨竹工卡縣以前農牧區(qū)“溪橋”的土石結構,全部采用“裝配式”的水泥橋,擴大橋梁跨度,拓寬橋面,不僅更便利,徹底解決了土石橋易損毀、易斷通的難題,還大大降低了道路行駛的安全隱患?!跋獦颉惫こ痰慕ㄔO過程中,堅持經濟社會生態(tài)效益相統(tǒng)一的原則,選址時充分統(tǒng)籌人口分布、國土利用、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等要素,科學布局,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采用裝配式方式建設,橋梁主體在工廠進行整體預制,在項目實施地進行安裝,既大大縮短了建設周期,降低了成本,又避免了現場澆筑對水體、草甸等可能帶來的生態(tài)破壞。
記者在現場了解到,在建立“溪橋”之前,牧區(qū)部分橋梁冬季結冰堵塞、夏季洪水漫過橋面,又多為土石橋,易損毀、易斷通,無法滿足排洪、輸沙、出行需求,存在很多安全隱患。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腳泥,一發(fā)水就沖橋,人走不了、牛出不去,有時候還要繞行十幾公里的山路才能出行,當地牧民出行十分不方便。“溪橋修好后,橋面干凈平坦,人員、牲畜、車輛都可以快速安全通過,再也不擔心出門過橋問題了。”當地農牧民扎西堅參滿足地說道。
此外,江蘇省對口支援拉薩市前方指揮部總指揮沈海斌表示:“要持續(xù)探索‘融合式’援藏路徑,整合多方資源,全力以赴做好新時代援藏工作?!睌祿@示,南京援藏25年工作中強力推進道路建設,特別是公路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提質升級,累計投入援藏資金11088.51萬元,援建了包括南京路、金陵路、寧墨路、棲霞大道、六合大道、巴日卡道路等在內的縣鄉(xiāng)村三級道路18條。按照計劃安排,“溪橋工程”計劃三年內在墨竹工卡縣農牧區(qū)興建100座以上便民“溪橋”,覆蓋全縣8個鄉(xiāng)鎮(zhèn)40個行政村,惠及農牧民群眾1.46萬戶、5.6萬人。計劃2020年建成25座、2021年建成40座、2022年建成35座。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空中金橋”構筑百姓“幸福路”
2010年7月1日,阿里昆莎機場正式通航,一條4500米的跑道,搭建起了阿里與世界溝通的“空中金橋”。[詳細] -
高原上架起空中“天路”
10年前的2010年7月1日,隨著一架空客A319飛機的平穩(wěn)降落,西藏自治區(qū)通航的第四個機場阿里昆莎機場正式通航。[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