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固體礦產勘查首個3000米科學深鉆竣工
日前,由科技部項目資助的青藏高原固體礦產勘查領域首個3000米科學深鉆在甲瑪銅多金屬礦區(qū)竣工。該工程自2019年6月開工,歷時488天,實現了青藏高原固礦勘查領域3000米深鉆零的突破。
相關部門負責人介紹,甲瑪科學深鉆的設立,瞄準國家深部資源勘查開采與技術裝備研發(fā)的重大需求,旨在實現西藏高原斑巖型銅多金屬礦深部資源勘查增儲示范,并揭示陸陸碰撞造山背景下斑巖成礦系統(tǒng)的精細結構,以達到成礦理論創(chuàng)新、完善勘查模型并實現資源增儲示范的目標。
在項目竣工儀式上,專家高度評價了甲瑪科學深鉆的深部勘查增儲示范效果和找礦理論技術的創(chuàng)新,認為其對于形成斑巖成礦系統(tǒng)“全鏈條設計,一體化實施”的深部資源勘查技術集成體系具有戰(zhàn)略意義,亦對科學深鉆后續(xù)科研成果產出及成礦理論創(chuàng)新充滿信心與期冀。
據悉,該深鉆是由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所屬的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資源研究所承擔的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項目深地資源勘查開采專項《青藏高原重要礦產資源基地成礦系統(tǒng)深部探測技術與勘查增儲示范》的核心任務,山東省第三地質礦產勘查院負責施工?!?/p>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考團隊開展西藏兩棲爬行動物野外考察
日前,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考團隊來到西藏,開啟了西藏兩棲爬行動物野外考察。[詳細] -
第二次青藏科考成果將產出“四大體系”
21日,記者從中科院青藏高原所獲悉,按照國家專項立項要求,第二次青藏科考成果產出將體現為四大體系,分別是科考報告成果體系、國家需求成果體系、國際前沿成果體系、科學傳播成果體系。[詳細] -
藏學專家:中國各民族的生存發(fā)展與青藏高原生態(tài)系統(tǒng)有密切聯系
“喜馬拉雅造山運動,曾引起阿爾泰山、天山、昆侖山、祁連山、陰山、燕山、秦嶺等山系的強烈上升,明顯地改變了中國各地氣候要素的組成?!?a href='../202009/t20200917_6855357.html' target="_blank">[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