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9月,戰(zhàn)士張思德在陜北安塞縣山中燒炭時不幸因炭窯崩塌而犧牲。毛澤東聞訊,親自出席張思德的追悼會并作《為人民服務》講演,響亮提出了黨的立場宗旨,極大鼓舞了軍心士氣,進一步增強了黨的戰(zhàn)斗力和凝聚力。
延安時期,毛澤東公務繁忙,在抓好黨中央工作的同時,時刻惦記著工農群眾。他始終把自己看作人民的公仆和勤務員,傾注大量心血和精力關注陜北百姓的生產生活。1936年7月,黨中央駐地遷至陜北保安。這里山大溝深、交通不便,經濟落后、久歷戰(zhàn)火,城中沒有商店,鹽、火柴、衣服布匹等日用品奇缺,群眾采辦物資多靠畜力或人力長途跋涉翻山越嶺往返外地交易,生活十分困難。有的農民家里一件衣服縫縫補補竟要穿幾代人??吹竭@些,毛澤東心情十分沉重。他經過調查研究,指示在保安城里辦一個供銷社。不久,保安的供銷社開辦起來了,極大地方便了群眾,解決了群眾生活困難問題。
1944年,毛澤東聽說延安侯家溝有兩個村莊的婦女婚后長期不孕,感覺到此中定有蹊蹺,就把延安市委書記張漢武找來詢問情況,并且親自指示中央醫(yī)院到侯家溝取水化驗、查明原因?;灲Y果發(fā)現(xiàn)那里的水中含有有害物質。隨后,醫(yī)療隊指導群眾對水進行必要的處理,幫助群眾防病治療。一年后這兩個偏僻山村終于傳出了嬰兒的哭聲。延安地處黃土高坡,溝壑縱橫,干旱少雨。毛澤東得知棗園川農民澆地困難,就動員中央機關和農民一起修建十里長渠,這條渠被群眾稱為“幸福渠”,解決了當?shù)?個村1200畝土地的灌溉問題,使棗園川旱地變成了水澆地,莊稼連年豐收,基本結束了靠天吃飯的歷史。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黨的根本宗旨。黨的七大首次將“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寫入黨章。之后,黨的歷次代表大會均將其作為黨的唯一宗旨。自建黨伊始,中國共產黨就根植于人民,永葆對人民的赤子之心,將實現(xiàn)人民的根本利益視為己任,這是中國共產黨最根本的政治要求,更是黨和國家事業(yè)發(fā)展的基石和支柱。中國共產黨立黨為什么?立黨干什么?答案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在今天,就是“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
初心和使命不是掛在嘴上的口號,而是共產黨人的行動指南。習近平同志曾在陜北梁家河度過7年知青歲月,在這里,他與鄉(xiāng)親們同吃同住,和社員一道打井、打壩、修公路,創(chuàng)辦鐵業(yè)社、代銷點、縫紉社、磨坊,帶領大家開挖出陜西省第一口沼氣池……離開梁家河后,習近平同志依舊心系那里的鄉(xiāng)親,幫助他們通電、修小學、修橋。習近平同志曾深情回憶道:“作為一個人民公仆,陜北高原是我的根,因為這里培養(yǎng)出了我不變的信念:要為人民做實事!”
大道至簡,實干為要。當前,全黨正深入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黨員干部要守初心、擔使命、找差距、抓落實,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自覺擺正與人民群眾的位置,主動把群眾的冷暖安危掛在心上,始終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干群眾之所盼,為群眾誠心誠意辦實事,盡心竭力解難事,堅持不懈做好事,固化共產黨員為民謀利之魂,讓群眾擁有更多獲得感。唯此,才能凝心聚力、團結人民,使黨真正成為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主心骨,贏得群眾衷心擁戴,促進事業(yè)興旺發(fā)達。
(作者:袁武振,系西安郵電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教授)
-
檢視問題,莫要遮丑
敢于直面問題、勇于修正錯誤是我們黨的顯著特點和優(yōu)勢。[詳細] -
中國發(fā)展帶來的幾點啟示(大家手筆)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發(fā)展取得巨大成就,從一個貧窮的國家變成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總的來說,中國經濟發(fā)展給貧窮國家實現(xiàn)自身發(fā)展帶來四個方面的啟示。 [詳細] -
減負也是一個改革切入口
破解形式主義,關鍵就要用黨員干部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實際效果,檢驗為基層減負工作成效。[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