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国产馆_无码av开心av_国产精品久久精品102_久久久久久直播免费网

rachaelbriggsdesign.com
home

在布達拉宮領略建筑之美

發(fā)布時間: 2024-09-02 10:28:00 來源: 西藏日報

  西藏擁有豐富的自然和文化遺產。其中,西藏古代建筑因藏民族的傳統(tǒng)審美習俗和自然環(huán)境的鍛造,從而獨具匠心,充滿異域之美。

  某種意義上來說,古建筑是一個國家、一座城市的記憶,更是一個民族歷史的見證者,它承載著這個民族的歷史文化積淀。

  今天,我們就以西藏宮堡式建筑的最高象征布達拉宮為例,講述西藏古老建筑的最高文明??梢哉f,布達拉宮的建筑藝術,是數以千計的藏傳佛教寺廟與宮殿相結合的建筑類型中最杰出的代表,在中國乃至世界上都是絕無僅有的例證。

  布達拉宮屹立在海拔3700余米的西藏拉薩瑪布日(藏語意為“紅山”)上,位于現今拉薩市中心的西北方位。作為西藏的地標性建筑,布達拉宮始建于公元7世紀,至今已有1300多年,占地面積40萬平方米,建筑面積13萬平方米,主樓紅宮高達115.703米,是西藏地方規(guī)模最大、式樣最全的一座宮殿。

  布達拉宮屬崖峰式宮堡建筑,是西藏最靚麗的名片,也是世界知名的文化遺產。

  布達拉宮既呈現了西藏古代建筑之吐蕃時期藏民族建筑的最高技藝,也是目前西藏保留的最龐大、最完整的古代宮堡建筑群。

  我國著名的西藏古建筑專家木雅·曲吉建才認為,吐蕃時期是藏式建筑技藝突飛猛進的年代,當時的建筑技術和藝術成就登峰造極。

  公元631年(藏歷鐵兔年)布達拉宮由吐蕃松贊干布興建。據史載和民間傳說,松贊干布在位時,就為布達拉宮進行過三次重大擴建,并有意讓畫師將瑪布日上宮堡群的雄偉景象畫在龍王殿西墻。

  1961年,布達拉宮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1994年,布達拉宮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并在1989年與2001年間經歷過兩次大修。據悉,國家投入巨資為布達拉宮進行的這兩次重大維修,主要以地壟的修復和加固為重點。

  布達拉宮的整體主要由東部的白宮,中部的紅宮及西部的白色僧房組成。遠眺布達拉宮,它依山壘砌,群樓重疊,氣勢雄偉,有橫空出世、氣貫蒼穹之勢,堅實的花崗石墻體,金碧輝煌的金頂,交相輝映。外觀紅、白、黃3種色彩的鮮明對比,層層套接的建筑形體,都體現了藏族古建筑的特色。布達拉宮是藏族建筑的杰出代表,也是中華民族古建筑的精華之作。

  布達拉宮宮宇疊砌、迂回曲折、同山體有機融合,各宮殿的修建都巧妙地利用了瑪布日的山形地勢,在建筑藝術的美學成就上達到了無與倫比的高度,創(chuàng)造了一項世界土木建筑工程史上令人驚嘆的杰作。

  回到布達拉宮的建筑本身,布達拉宮的整體為石木結構,宮殿外墻厚達2到5米,基礎直接埋入巖層。墻身全部用花崗巖砌筑,每隔一段距離,中間灌注鐵汁,進行加固,提高了墻體的抗震能力。

  屋頂和窗檐用木質結構,飛檐外挑,屋角翹起,用寶瓶、摩羯魚和金翅烏做脊飾。閃亮的屋頂采用歇山式和攢尖式,屋檐下的墻面裝飾有鎏金銅飾,柱身上布滿鮮艷的彩畫和華麗的雕飾。其內部廊道交錯,殿堂雜陳,空間曲折莫測,置身其中,仿佛步入神秘世界。

  縱觀歷史,在中世紀的西藏,擁有獨特建筑美學的絕不止布達拉宮一處。據說,幾乎每一個地方,每一座集鎮(zhèn),都有一座或大或小的獨特建筑,它們一般是各歷史時期當地的官府,也是軍事堡壘,曾經象征帝王將相或領主的某種威嚴。

  當然,這些古代建筑遺址也是某個時期,西藏地方史、文化、建筑藝術、雕塑繪畫的集中展示。

  然而,由于年代久遠,風雨剝蝕,很多曾經的西藏古代建筑遺址都已殘破不堪,那些構筑在高山巖峰上的古建,也或多或少經歷過人為破壞和摧毀。

  布達拉宮在經歷滄桑巨變后,仍保存完好,甚至在新時代以更美好的姿態(tài),向世界展示西藏古老建筑的最高魅力。

(責編: 李文治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西藏自治區(qū)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工作進展順利

    記者從相關部門了解到,自治區(qū)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可移動文物普查分隊順利完成阿里地區(qū)札達縣各級文物收藏單位館藏可移動文物普查工作。 [詳細]
  • 古城山水唱響“四季歌”

    白天欣賞湖光山色,夜間暢享聲光美食;春夏秋領略自然風光與人文風情的交相輝映,“冬游西藏”感受“日光城”的獨特魅力;拉薩龍布倉藏式精品酒店是拉薩市文旅局認定的甲級民宿之一。 [詳細]
  • 幸福路通四方

    近年來,西藏交通基礎設施不斷完善,綜合立體交通網加快構建,一條條團結線、幸福路在雪域高原延伸,宛如高原群眾走向幸福生活的“金色哈達”。 [詳細]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