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国产馆_无码av开心av_国产精品久久精品102_久久久久久直播免费网

rachaelbriggsdesign.com
home

宕渠魂

發(fā)布時間: 2024-11-26 10:40:00 來源: 西藏日報

  四川渠縣人就是怪,自己的縣明明是“渠縣”,卻偏偏要說成“宕渠”。

  宕渠,先秦建縣起,共歷時850多年,于南朝南梁設渠州。渠縣之名,始定于明洪武九年。

  春暖花開的時節(jié),達州市創(chuàng)作辦公室組織去渠縣覽勝,渠縣作協主席李明春擔任向導。剛一見面,他就簽名贈送了一本書給我們,書名是《風物宕渠》。

  我們去渠江風洞子感受了航運樞紐工程施工場面的震撼,去渠縣文廟接受了孔子儒家學說的熏陶,去文峰山浸染了世代文脈的氣息,體驗到了“忘憂渠縣”的美好生活。當然,我們最想去的,自然還是“闕里賨都”。

  闕里

  一大早,采風車便向土溪鎮(zhèn)進發(fā)。

  在通往土溪鎮(zhèn)的古驛道旁,次第聳立著東漢墓前石闕,共六處七尊,約占全國漢闕總數的三分之一。一尊尊石闕站立了兩千多年,細數著渠縣的前世今生。

  “渠縣漢代石闕,是我國現存于地面上時間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建筑遺存。渠縣的‘中國漢闕之鄉(xiāng)’這張名片不是浪得虛名。”李明春的嘴角上揚了起來。

  法國傳教士維克多·色伽蘭到渠縣觀闕后,回去發(fā)表了19張照片,在歐洲引起了轟動;被譽為中國近代建筑之父的梁思成1939年慕名到渠縣考察后,連連感嘆:“環(huán)顧國內,僅此一處,足稱甲觀?!?/p>

  中國漢闕文化博物館,既是中國首個無核心文物陳列的博物館,也是中國首座以漢闕文化為主題的博物館。它運用弧幕投影、激光投射、裸眼3D成像等多種成像形式相結合,傳遞了漢闕及漢闕文化之美。我們在這里,穿越時空隧道,與古人踱步,去體驗歷史。

  如果說渠縣漢闕是一眼千年的漢文化時空長廊,那么城壩遺址(賨都,又稱宕渠城)就是一座漢朝文化起源的文明殿堂。

  賨都

  “賨都的城壩遺址乃川渝地區(qū)最具代表性的巴文化遺址。長江之水浩浩湯湯,巴渝大地莽莽蒼蒼,四川盆地東部的巴山渝水物華天寶,孕育出了與古蜀文明交相輝映的古代巴國文明?!崩蠲鞔旱闹v述,語言細膩,詞匯動人。

  城壩遺址隸屬于土溪鎮(zhèn),位于渠江東岸,與土溪場鎮(zhèn)、達成鐵路線隔江相望。城壩東接佛耳巖,其余三面環(huán)渠江,呈依山傍水之勢。

  到賨都需擺渡過河。走下車,渠江撲面而來,如此遼闊,江風浩蕩。有了青山綠水的滋養(yǎng),生活的詩意也就洋溢起來了。放眼望去,天高云淡,遠山蒼灰,江水黛碧,一只白鷺掠過江心藍天的倒影。

  春天是從江畔開始的,岸邊柳條搖曳新綠,仿佛枝頭上跳躍著音符。走下渡船,江風散發(fā)著陽光的味道,那是油菜花的氣息。沿斜坡拾級而上,田野的菜花鋪金,晃得讓人睜不開眼。

  城壩遺址被一望無際的油菜花給藏了起來,走進遺址,秦磚漢瓦繁復生動,古老的車轍印記依稀可見,滄桑的城墻延伸百米……透過那長長的文化層,透過那斑駁的出土文物,歷史在這里交匯,文化在這里聚合。

  “城壩遺址是川東目前尚存歷史最早、歷時最長、規(guī)模最大的古城遺址。那成熟的冶煉技術足見古之賨國都的繁華,那上了釉的漢磚令人稱奇。出土的‘津關’(在水陸要沖地帶所設立的關口)遺址,為全國唯一僅見!”李明春的臉上透出一股小小的嘚瑟。

  那“津關”不僅是水的關口,還是一段風云突變的關口。深埋地下幾千年,一朝出土,任由觀瞻,憑據遐思。

  人們常說,渠縣是一本古色古香的書。那么,城壩遺址便是為書作序,一切的故事都始于此。

  乘上返程的渡船,艙外的江水在陽光下泛著白光。渡船啟動了,似乎有眾多的故事在水中搖曳,我們不是身處江心,而是歷史的中心。我陷入了短暫的沉思。

  巴文化的故事仿佛是一層層洋蔥瓣,大大小小的故事層層相扣。

  忘憂

  江畔的土溪場鎮(zhèn),漢賨風韻的歷史氣息濃郁。江水上通秦陜,下達巴渝,曾經是重要的商貿重地。小鎮(zhèn)既可通向廣闊的世界,又可安放淳樸的鄉(xiāng)愁。

  李明春帶著我們步入土溪場鎮(zhèn),穿過如小河般緩緩流動而又生機無限的小街,走過曲徑通幽的小巷,駐足在醉仙閣酒樓門前。恭候多時的服務員引領我們上樓梯,撩人的菜香已飄向樓梯間。

  “忘憂渠縣是我們生活的日常,漢啤酒和黃花菜這兩樣美酒美食哪能忘!”李明春率直地說。

  菜既是飲食文化,又是綜合藝術。它不僅與這里的農業(yè)有關,也與這里的人們生活態(tài)度和精神氣度有關。

  席間,李明春忍不住又打開話匣子:“《詩經·衛(wèi)風·伯兮》里有‘焉得諼草,言樹之背’的詩句,‘諼草’,就是指的渠縣黃花?!X’有忘記的釋義,萱草又名忘憂、療愁,應當就是由‘諼’而來。我們‘中國黃花之鄉(xiāng)’這張名片當之無愧!”停了停,他又說,“李時珍《本草綱目》中有這樣的解釋:萱草本寫作諼草,諼是忘記的意思,這是它成為忘憂草的一種說法?!?/p>

  江河不僅繁衍了生命,也孕育了巴文化。宕渠水(也稱渝水)攜裹著巴文化浸潤了宕渠大地的每寸肌膚,巴文化相融于巴山渝水之間,成為巴渝文明的載體。

  把采風來的故事連綴起來,竟是川渝一道無比絢麗的旅游文化風景!

(責編: 李文治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email